【勞基法事假全攻略】一年幾天?薪水怎麼算?全勤獎金、家庭照顧假一次搞懂

【勞基法事假全攻略】一年幾天?薪水怎麼算?全勤獎金、家庭照顧假一次搞懂

在日常繁忙的企業營運中,您是否也曾被員工的請假問題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事假一年到底有幾天?」「請事假薪水怎麼算?」「緊急狀況下,員工臨時請假我能拒絕嗎?」「家庭照顧假跟事假有什麼不同?」這些疑問,是不是常常讓您在處理出勤時,不僅耗費心力,更擔心一不小心就踩到勞動法規的紅線呢?

身為人資或管理者,我們都明白,生活總有無法預期的「事故」,需要員工親自處理。當員工面臨這些私人事務時,事假往往是除了特休、病假以外,最常見也最彈性的選擇。然而,這份看似簡單的「彈性」,背後卻藏著許多您必須清楚掌握的法規細節與眉角。

別擔心!今天帶您一次搞懂勞基法事假的相關權益與出勤指南,讓您在面對這些日常痛點時,能更從容不迫、合規應對!

事假眉角大公開,合規管理不踩雷!

首先,我們來剖析一下事假在實務上最常遇到的幾大問題,並搭配法規,一一為您解答:

Q1 勞工「事假」定義與法定天數:一年最多可以請幾天?

根據《勞工請假規則》第7條明確指出,只要勞工因有事故必須親自處理,就可以申請事假。這個「事故」範圍其實很廣,因為法規並未進一步定義具體內容。甚至,如果員工當年度的病假天數已經用完,但仍不幸生病需要休養,也可以申請事假來處理。

至於天數上限,法規規定勞工一年內合計不得超過 14日。當然,如果勞資雙方協議優於這個標準,例如給予20天事假,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
💡人資攻略小叮嚀:
事假雖然彈性,但仍需是「正當事由」。公司可在工作規則中,對請假程序和理由說明保有一定的彈性、明確性與解釋權,以避免爭議。

Q2 事假年度計算方式:年中到職的 14 天額度如何計算?

關於「年度」的計算,勞基法或相關函釋都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實務上會回歸到勞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的約定。如果契約中沒有特別定義,則依照《民法》的慣例,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最重要的是,不論公司是採曆年制、週年制,或是員工是年中到職,只要員工在該年度有在職事實,依照規定他當年度的「事假天數就是14天」,不能因為到職時間較短就按比例計算縮減天數喔!

💡
💡人資攻略小叮嚀:
務必檢查您的勞動契約,確認是否有明確定義「年度」的起算方式。對於年中到職的員工,要特別留意給足14天事假權益,以免觸法。

Q3 請事假,薪水會怎麼計算?領基本工資也會被扣薪嗎?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根據《勞工請假規則》第7條的規定,事假期間是「不給工資」的。這並非懲罰性的「扣薪」,而是因為員工未提供勞務,雇主也就不需要支付報酬。

薪資計算方式很單純: 不論該月是大月(31天)或小月(30天),一律以「月薪 ÷ 30天」來計算單日薪資,再乘以請假天數。

請一天事假,薪水怎麼算?

舉例來說: 如果員工月薪36,000元,請了1天事假,那麼當天的薪資就是36,000 ÷ 30 = 1,200元。該月薪資即為36,000 - 1,200 = 34,800元。

那如果員工是領基本工資呢? 答案是,即使是領基本工資的勞工,請事假期間同樣是不給薪的。不過,勞動部有特別說明,扣除請事假天數的薪資後,當月實領薪資不得低於「每月基本工資扣除請事假而未發的每日基本工資後的餘額」。

例如,以2025年基本工資28,590元為例: 如果員工月薪28,590元,請1天事假,則當天扣除953元(28,590 ÷ 30 = 953),當月薪資為28,590 - 953 = 27,637元。只要不低於這個金額,就是合法的。

💡
💡人資攻略小叮嚀:
精確的薪資計算是避免勞資爭議的關鍵。確保您的薪資系統能正確依照「月薪 ÷ 30天」的原則,在請事假時進行不支薪處理,並留意基本工資的最低給付標準。

Q4 事假請假流程與證明文件規定:雇主可以拒絕臨時請假嗎?

根據《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規定,勞工請假時,應「事前」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然而,如果遇到急病或緊急事故,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雇主為了確認請假事由的正當性,也有權能要求勞工提供有關證明文件。

至於能否臨時請假,原則上雇主不能任意拒絕員工的事假申請,包括臨時申請。只要有「正當請假理由」且未超過法定天數,雇主就應准假。除非員工已達年度事假上限、明顯濫用請假權利或事由明顯不合理,否則雇主不得以此為由拒絕。

💡
💡人資攻略小叮嚀:
雖然法規保障員工的請假權利,但公司仍應建立明確的請假流程與文件要求,並在勞動契約中載明。鼓勵員工及早通知與誠實說明,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勞資關係。

Q5 事假超過 14 天上限怎麼辦?特休抵充機制與處理方式

萬一員工真的有特殊情況,需要請事假超過14天,超過的部分該如何處理呢?

根據內政部的函釋,首先可以優先以「特別休假」(特休)來抵充。如果員工沒有特休,或是特休已經休完,那麼超過的部分就需要由勞資雙方協商議定處理方式,並可寫明於工作規則中

💡
💡人資攻略小叮嚀:
事先規劃和應變機制非常重要,建議將特休抵充機制以及後續協商流程納入公司請假規範,讓員工和主管都有清楚的依循準則。

Q6 家庭照顧假與事假有何不同?能否扣全勤獎金?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中的「家庭照顧假」是許多員工照顧家庭時的重要支柱。它適用於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時。

家庭照顧假雖然全年以 7日 為限,且「請假日數會併入事假計算」,期間同樣不給工資。這意味著,如果你請滿7天家庭照顧假,那麼當年度的事假額度就只剩下7天了。

然而,家庭照顧假與一般事假有一個 關鍵性的差異:雇主不能因為勞工請家庭照顧假而視為缺勤,進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其他不利處分。

💡
💡人資攻略小叮嚀:
儘管家庭照顧假與事假在天數和薪資方面有所關聯,但其在全勤獎金和考績方面享有特殊保護。必須確保管理制度能區分兩者,避免因誤扣員工全勤而違法。

Q7 請事假扣全勤獎金合法性?勞資雙方約定與法規限制

這也是許多員工關心的問題。根據《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法規明確規定雇主不得因勞工請婚假、喪假、公傷病假及公假而扣發全勤獎金。

值得注意的是,事假並未被列入這項「不扣全勤獎金」的假別清單中!這表示,雇主是否能因員工請事假而扣發全勤獎金,就回歸到勞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的約定。如果雙方有事先約定,無論是完全不扣、全額扣除,或是按比例扣除,都是合法的。

您的hr最佳助手 颱風假管理輕鬆上手
💡
💡人資攻略小叮嚀:
為了避免爭議,公司應在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明確載明請事假對全勤獎金的影響。清晰的政策能讓員工了解權益,也能保護雇主。

解決方案:告別紙本與人工作業,讓外勤筋斗雲成為您的得力助手!

聽完這些事假的眉眉角角,您是否覺得雖然法規都有規定,但要實際執行時,還是充滿挑戰呢?特別是在考勤紀錄、薪資計算、假別判斷和法規更新方面,人工作業不僅耗時費力,更可能因疏忽而導致違規,造成勞資糾紛。

這正是 外勤筋斗雲 能為您帶來巨大幫助的地方!作為您的一站式企業管理線上系統,外勤筋斗雲的薪資系統與考勤功能,專為解決您在人資管理上的痛點而設計:

您的hr最佳助手 颱風假管理輕鬆上手
  • 智慧考勤與假勤管理: 告別傳統紙本請假單!員工可透過 app 快速申請事假、家庭照顧假或其他假別,主管即時核假。系統自動追蹤並計算員工的請假天數,確保符合 14 天(或更優於法規)的上限,並自動排除國定假日與例假日的計算,讓您隨時掌握員工的假勤狀況。
  • 精準薪資計算,合規不踩雷: 外勤筋斗雲內建強大的算薪引擎!事假的不支薪計算(月薪 ÷ 30天)系統都能精確自動計算處理。您再也不用擔心人工計算的錯誤,或是錯扣員工全勤獎金(如果公司有此政策),讓薪資發放既準確又符合法規。
  • 數位化紀錄,查閱更方便: 所有請假申請、核准流程、相關證明文件和薪資計算紀錄,都能在雲端安全儲存。當勞資雙方需要查閱時,資料一目瞭然,有憑有據,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也為勞資爭議提供有力的佐證。

外勤筋斗雲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您在複雜勞動法規中,確保合規與效率的最佳夥伴。

總結:清晰規範,數位賦能,共創和諧職場!

事假管理看似簡單,卻牽涉到員工權益與企業成本的平衡。相信本篇人資攻略,能讓您對事假的定義、天數計算、薪資發放、證明要求以及與其他假別(如家庭照顧假)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這些法規知識,是建立合規人資管理的基石。而運用一站式的管理系統,則能將這些知識轉化為高效、自動化的日常運作,大幅減輕您的人資負擔,讓您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在策略性的人才發展上。

讓外勤筋斗雲成為您在勞動法規叢林中的嚮導,幫助您精準管理、合規運營,與員工共同打造一個更加透明、和諧且高效的職場環境!

想了解更多外勤筋斗雲如何協助您簡化薪資計算與考勤管理的細節嗎?

👉 點我立即免費體驗外勤筋斗雲

如果這是您第一次接觸外勤筋斗雲,我們特別提供五人以下入門版免費使用,讓您親身體驗我們的便捷性與高效性。註冊後,還有專屬顧問全程協助,確保您能快速上手並無憂運作。外勤筋斗雲,永遠是您 HR 路上的最佳夥伴!

一起透過影片看看筋斗雲的考勤、薪資系統有多方便🙌

Date

2025年10月08日

Tags

人資攻略

外勤筋斗雲LOGO


三商電腦LOGO

 
 ISO 27001 Certification ISO 27017 Certification

外勤筋斗雲LOGO


三商電腦LOGO

 

 

ISO 27001 Certification

ISO 27017 Certification